2.1 标题
中文标题一般不超过20字,题名应恰当简明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要便于编制题录、索引和选定关键词,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词、字符、代号。
2.2 作者及单位
作者应是论文撰写者,是作品的直接责任者。多位作者时,除有特别声明外,第一作者就是第一权利、第一责任和第一义务者。作者工作单位应写正式全称,后加省、市(县)名、邮编。
2.3 摘要及关键词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4个层次,文字力求简练,一般为200~300字。 关键词应遵照GB 3860—1995《文献叙词标引规则》,一般应有3~8个.
2.4 正文
文稿内容须实事求是,数据可靠,论点明确。文稿篇幅(含正文、图、表、参考文献和中英文摘要)一般不超过6000字。
汉字的使用应严格采用规范字。除特殊需要外,不得使用繁体字、异体字等不规范汉字。标点符号的使用,执行GB/T 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
文中各章节层次应遵照CY/T 35—2001《科技文献的章节编号方法》,采用阿拉伯数字分三级编号;一律左顶格排版,后空一个字再接排标题。一级层次形如“1,2,3,…”,二级层次如“1.1,1.2,…”,三级层次如“1.1.1,1.1.2,…”排序。
严格执行GB 3100-3102—93《量和单位》规定的名称、符号和书写规则。
图、表、公式、参考文献的序号统一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如图1、表2、式3、文献[4];图、表随文给出,且有独立于文章的标题,先见文后见图、表。
2.5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只列出已经公开出版,且在文中直接引用的主要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文后参考文献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各类文献的文后著录格式遵照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2.6 英文部分
英文部分包括标题、作者姓名、工作单位、摘要及关键词,必须与中文相应部分文意一致,一一对应。要求用词准确,符合英语习惯,语句简练。
2.7 作者简介
来稿请附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学历、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等,并留下通信方式、联系电话、电子信箱等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