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市场周期特征显著,越来越受到国内供需变化影响。2020年以来,钨市场呈现高位运行态势。当前,钨市场面临一定挑战,后续主要看需求恢复、供给增量、成本支撑情况。
一、钨市场影响因素分析
作为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金属品种,钨越来越被关注。作为全球*大的钨资源国、消费国,钨市场周期特征显著,越来越受到国内供需变化的影响。
(一)钨市场的周期特征显著
2000年以来,我国钨市场逐步摆脱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长期价格低位徘徊的局面,进入了新的发展周期,钨精矿价格虽有起伏,但在2005年以后基本保持在5万元/吨以上,特别是随着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大体经历四轮价格上涨周期:
图1: 2004年以来的钨市场周期
资料来源:亚洲金属网,五矿经研院
*阶段,2004-2007年,主要受加入WTO后出口带动制造业快速发展及我国对钨行业管制加强影响,钨精矿、APT价格分别一度突破12.5万元/吨、20万元/吨;第二阶段,2008-2012年,主要受4万亿刺激计划拉动,钨精矿、APT价格分别一度突破15万元/吨、22.5万元/吨;第三阶段,2015-2018年,主要受“一带一路”倡议和房地产“去库存”影响,钨精矿价格再度逼近12.5万元/吨,APT价格则再度站上17.5万元/吨;第四阶段,2020年以来,尽管受到疫情冲击,但在我国率先复工复产、全球货币宽松的支撑,叠加全球供应链不畅、国内环保加码、生产成本大幅提高等因素影响,钨精矿价格、APT价格仅经历短暂回落,便持续波动上涨,一度突破12.1万元/吨、18.4万元/吨。
(二)影响钨市场的关键因素
通过对国内钨市场周期分析可以看出,未来影响我国钨市场发展的主要有四大关键因素:
一是中国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是全球钨消费增长主要动力。中国因素在全球钨市场的影响力与话语权不断提升,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与产业升级已成为支撑未来全球以及我国钨行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将决定我国钨市场的上限。特别是以硬质合金刀具国产替代为主,硬质合金消费将进一步增长,*中国钨消费升级。
二是中国对钨行业的管理加强,一定程度上推高钨生产成本。首先是钨精矿生产总量控制将长期严格执行,进而实现对国内钨矿山的保护性开采,这决定了我国钨精矿采矿能力将基本保持稳定;其次是环保力度持续加强,通过绿色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将使钨行业整体成本中枢有所抬升。三是行业整合力度或将加强,解决长期存在的整而不合的问题,这将使钨行业资源与产业格局发生质变。
三是全球废钨出口政策存在变数,对供需带来一定不确定性。随着各国对关键矿产供应链安全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废旧金属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相关国家可能收紧废旧金属的出口政策。比如,2020年以来,欧盟内部一直就在讨论通过立法禁止或限制废旧金属出口,这或对全球金属供应链造成连锁反应。具体到废钨,2015年以来,德国、比利时、法国、西班牙、卢森堡、瑞士、等欧盟国家每年平均出口废钨超过8600吨。如果出口受限,将对全球钨市场供给带来较大冲击,甚至导致个别国家出现较大供给缺口。
图2:主要欧盟国家废钨出口量统计(吨)
资料来源:ITC,五矿经研院
四是竞争产品对钨制品的替代,对全球钨消费增长带来压力。随着新技术革命发展,要求不断提高切削加工生产率并降低生产成本,特别是随着数控机床发展,要求开发比硬质合金刀具切速更高、更耐磨的新型刀具。各种高强度、高硬度、耐腐蚀、耐磨和耐高温的新兴材料日益增多。这将在中长期对钨市场带来一定挑战。
二、2022年钨市场呈现高位运行态势
(一)钨品价格中枢整体抬升
2022年以来,国内钨品价格整体呈现上涨态势,特别是*季度受到地缘冲突等影响,钨精矿价格出现快速上涨,一度突破12万元/吨的价格关口。尽管受国内新冠疫情多地散发、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南方干旱导致的电力供应紧张等多重影响,国内钨品价格在5月、9月两次调头向下回落,但仍处于近年来的相对高位,钨品价格中枢已经显著抬升。截至11月25日,国内钨精矿平均价格为11.4万元/吨,同比上涨12.6%,年内*高、*低价格分别为12.1万元/吨、10.7万元/吨;APT平均价格为17.3万元/吨,同比上涨13.7%,年内*高、*低价格分别为18.4万元/吨、16.65万元/吨。钨精矿、APT均处于10年价格的75分位以上。
图 3:2022年以来钨精矿、APT价格走势(单位:元/吨)
数据来源:亚洲金属网,五矿经研院
表1:2012年以来中国钨精矿和APT出厂价格统计
(截至2021年12月31日)
资料来源:亚洲金属网,五矿经研院
(二)国内供应变化不大,消费有所分化
为保护和合理开发优势矿产资源,按照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的相关管理规定,自然资源部继续对钨矿实行开采总量控制,2022年的全国钨精矿(三氧化钨含量65%)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10.9万吨,其中,主采指标8.117万吨,综合利用指标2.783万吨,整体比去年同期增加1000吨。
1-10月,我国APT产量约11.2万吨,同比增长3.71%,其中,10月1.12万吨,同比增长2%;共生产钨铁7080吨,同比下降12.87%,其中,10月985吨,同比增长3.68%。
表 2:2022年1-10月我国APT和钨铁产量(单位:吨)
资料来源:铁合金网,五矿经研院
(三)进出口均有所增长
出口方面,在钨品价格整体走高的背景下,2022年我国钨品出口大幅增加。1-9月,我国累计出口钨品2.02万吨,同比增长18.87%;其中,9月出口钨品2518吨,同比增长31.97%。
表 3 :2022年1-9月中国钨品出口情况,同比单位:吨)
资料来源:Wind,五矿经研院
进口方面,在国内APT、钨铁等开工率、产量整体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我国的钨品进口量整体有所增长。1-9月,我国累计进口钨品6093吨,同比上涨10.52%,其中,9月进口钨品646吨,同比下降35.1%;钨精矿仍是钨品进口的*主力,1-9月,钨精矿进口4028.3吨,同比上涨3.44%,其中,9月进口钨精矿388.35吨,同比大幅下降50.98%,分国别看,朝鲜987.8吨、蒙古9.5吨、泰国25.9吨、卢旺达44.4吨、西班牙20吨、玻利维亚21吨。
表 4:2022年1-9月中国钨品进口情况(单位:吨)
资料来源:Wind,五矿经研院
三、2023年钨市场形势分析
展望2023年,钨市场面临一定挑战,后续发展主要看需求恢复情况、供给增量情况、成本支撑情况,国内“稳增长”政策将对钨市场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一是看需求恢复情况。一方面,全球经济“滞胀”特征愈发明显,或将继续拖累制造品出口。据IMF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为2.7%,美国、欧盟等主要经济体的通胀多数处于高位。另一方面,国内消费恢复相对较慢,且存在波动,上游资源端价格上涨压力无法有效向中下游传导,随着下游生产企业面临压力越来越大,对上游及中游形成一定反制,抑制甚至打压资源和冶炼产品价格。因此,钨市场后续有待消费需求持续恢复,预计我国仍将综合施策,扩大有效需求。
图 4: 全球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
资料来源:IMF,五矿经研院
二是看供给增量情况。一方面,国内钨精矿生产不会有明显增加。近年来,国内行业管控政策持续,无论是对开采总量的控制,还是环保政策的不断加码,都将对钨精矿供给形成较强约束甚至抑制,支撑国内钨品的价格。另一方面,海外钨精矿产量或有所增加。在疫情暴发以来连续两年多的相对高位钨品价格支撑下,海外钨矿山投资增加,英国德雷克兰德钨锡矿(Drakelands,原名为Hemerdon)、韩国桑东钨矿(Sangdong)、澳大利亚海豚钨矿(Dolphin)等海外钨矿等纷纷重启;同时,美国、欧洲国家、日本等试图降低对中国钨品的依赖,把越南等视为中国之外重要钨来源地。因此,钨市场后续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国内外合计的供应增量情况,预计钨精矿价格将随供应增减出现较大弹性空间。
三是看成本支撑情况。成本是钨为代表的优势金属价格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在能源、人力等成本大幅增加背景下,叠加国内资源品位等禀赋逐步下降,国内钨品的成本中枢已有所抬升,对价格形成较强的支撑。当前,尽管美国、欧盟等主要经济体已经采取收缩措施,抑制高位的通胀,但前期释放的海量流动性很难完全收回,能源、耗材、人力等成本将持续处于高位,对价格的支撑将持续存在,甚至可能因为突发事件、供应链不畅等进一步强化。
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不代表中国硬质合金商务网的观点。中国硬质合金商务网对其文字、图片与其他内容的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及其权利属性均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读者和相关方自行核实。据此投资,风险自担。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愿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